武进天气: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武进纵深 > 常州经开区 > 正文
笔墨晕染美山河
来源:经开区报 作者: 日期:2019-07-30  报料热线:86598222

  人物·档案

  桑九伟,1950年出生于戚墅堰,1969年到宜兴县插队落户,1976年进入皖南山区铜陵机车厂当制氧工,1988年进入戚机厂工作,2004年加入戚墅堰花苑社区怡情书画协会,现为江苏省老年书画协会会员、常州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常州市美术家协会老年分会会员、常州市老年书画研究会戚墅堰分会会长。

  □ 记者 徐培舒 文/图

  见证·故事

  夏日的戚墅堰花苑社区,红白夹竹桃迎风摇曳,杜英树焕发墨绿光泽,窗边一位清癯老者和一位清秀少年正在钻研画艺。“红船用曙红色画更好看,寓意也好。”

  记者见到桑九伟时,他身着白色衬衣,精神焕发,正在指导学生何源杰完成作品《前程似锦》。只见一艘红船跃然纸上,青山绿水的映衬下,一派生机无限,这是浙江嘉兴南湖中共一大最后一次会议会址。

  繁星夜里“话”古今

  早在幼时,桑九伟就与笔墨丹青结缘。1950年,他出生在戚墅堰工房区,在这里度过了整整18年的青葱年华。少年桑九伟常常把自己画的风景画贴在各式包装盒上,他还自制了一台“电影放映机”,在包装盒上挖了如银幕状的方孔,又在与方孔等宽的白纸条上画上几幅内容不同的画,纸条从包装盒两侧穿过,缓缓拉动纸条,就像在放电影,吸引了左邻右舍的小朋友一起观看。

  读初中时,桑九伟得到了画家胡佩衡的《我怎样画山水画》,如获至宝、反复阅读,从临摹书刊上的名家画作入手,渐悟笔墨的奥秘。那时起,桑九伟开始设想戚机厂工房区今后的街道远景,凭借想象画下了许多不同形状的高楼,并标明了银行、百货大楼、电影院等建筑所在地。

  1969年,19岁的桑九伟到宜兴县插队落户,船队天亮到达宜兴,只见面前远山淡而清秀、近水碧如明镜,令桑九伟既惊讶又兴奋。从此,写生成为了桑九伟7年知青岁月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画下了宜兴善卷洞、西氿、滆湖等景色,还常常跟村里的货船外出写生。那个时候,脑海中一个隐隐约约的念头日渐清晰——要用手中的画笔,描摹中华美山河、记录新时代。

  除了画画,桑九伟如饥似渴地从书本里汲取着养分,从巴金、茅盾、鲁迅,到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雨果,从天文地理到诗歌散文,爱读书的他渐渐存了一肚子“故事”。每个繁星满天的夜晚,寂静的河面上,村民们坐在小船里陶醉于他的故事,也就是在那时,桑九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渐渐培养起来。

  怀着对前途的美好憧憬,1976年,桑九伟进入皖南山区铜陵机车厂,当上了一名学徒工。对他来说,山区生活清苦却不乏味,每天“开门见山”就能画起来。闲暇时光,他最爱去附近的凤凰山矿写生。1985年,桑九伟进入吉林作家进修学院函授班,系统学习写作。怀着无限的求知欲和干劲,白天,他是厂里的技术骨干、优秀班长;夜晚,他沉醉在文字深海,挑灯夜读。皖南山区的艰苦岁月里,写作和绘画就这样点缀着桑九伟的生活。

  笔底烟云“书”胸臆

  1988年春,桑九伟一家回到了阔别整整20年的家乡戚墅堰,他进入戚机厂当上了制氧工人,妻子于霞则进入常州国棉四厂(即如今的“天虹纺织公司”)当计量工。担任戚机厂厂报通讯员后,桑九伟的写作热情更甚,写贺岁文章、历史人物、员工事迹……他奋笔疾书,洋洋洒洒,至今已达30余万字。

  为了寻找戚机厂前身——上海吴淞机厂的遗址,桑九伟3次前往上海吴淞考察,从街头巷尾的陈列馆、地图和老一辈口中,一点一点拼凑出线索,寻找上世纪30年代的吴淞机厂所在地。《寻找吴淞机厂》一文在厂报刊登后,轰动一时。岁月长河里,桑九伟拾起一颗颗文化遗珠,用文字刻画流年印记。《走进新时代》一文记叙了个人在时代洪流中响应国家号召、奉献青春的动人故事,获得市文明办征文三等奖;《一把泥刀走天下》描绘了上世纪初的中国工人打破外商垄断,克服重重困难在上海黄浦江边造高楼的故事,还原了那些年的“工匠精神”;他笔下吴淞机厂革命烈士孙津川的故事更是被搬上社区讲堂,听得老党员们热泪盈眶……“很多长期在厂报看我文章的人,并不认识我,还有人以为是个年轻人写的,我虽然人老了,但永远有一颗年轻的心。”桑九伟笑着说。

  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厂效益越来越好,桑九伟和于霞作为各自单位的技术骨干,收入逐年增加,一家人游历了许多中国的名山大川。虽然有了高铁,但桑九伟仍然喜欢乘坐绿皮火车,他爱和车上南来北往的乘客聊天,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在列车的“当当”声中,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画、一篇篇散文佳作就这样在他的脑海中形成。

  水墨丹青“绘”芳华

  退休后,桑九伟进入老年大学继续学习绘画,在技艺精进的同时,一腔爱国情让他的作品变得更加富有特色,其中融入了许多经开区、武进区、常州市乃至中国的地标建筑。

  在戚墅堰花苑社区书画工作室里,一幅名为《喜看千年龙城现代之美》的画作悬挂在醒目位置,常常引得过往之人驻足观赏。画中,市行政中心、博物馆、大剧院、文笔塔、红梅阁、东坡公园、高铁、即将开通的地铁等诸多常州元素被桑九伟巧妙地融合到了一幅画中,绘成五彩斑斓的都市图景,画风清新自然,龙城韵味跃然纸上。

  作为花苑社区怡情书画协会会长,桑九伟和会员们在戚墅堰街道发起了多种形式的书画活动,在每个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他都将祝福之情融于丹青。他先后前往井冈山、大别山、太行山等红色革命圣地写生,作品在武进区行政中心、常州书画院、瞿秋白纪念馆等地展出。今年,桑九伟正积极配合街道、社区筹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主题书画展,以期为社区居民献上底蕴深厚的文化大餐。

  如今的桑老,常常坐着高铁去上海看望儿子儿媳和小孙女,住在上海期间,他总是泡在博物馆、图书馆和各类艺术展里,体悟历史的温度和国家的变迁。那些年,笔墨替他记录广阔世界,丹青为他留存美好山河。恍惚间,绿皮火车的“当当”声又在耳畔响起,被颜料弄花脸的孩童在铁路边奔跑嬉笑,幻想着往后70年的光辉岁月。

笔墨晕染美山河

责编: wanyifeng

相关新闻:
苏ICP备10099057号-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10007 版权所有 武进区融媒体中心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