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人与邻里发生纷争,我们该如何对待?一些古代先贤的做法则是:与邻为善,以诗劝和。
据宋人欧阳修《归田录》所引《皇宋类苑》卷三十六记载:工部尚书杨玢自前蜀归附后唐后,旧居多为邻里侵占,其子弟不服,准备上告官府,写好状纸请杨玢把关时,他却在状纸后写下四句诗:“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元殿基望,秋风秋草正离离。”教育子弟不妨以历史眼光看待眼前得失:盛衰无常,繁华易逝,当年富丽堂皇的含元殿,如今还不是秋风萧瑟,荒草离离?子弟们读罢,便打消了上告官府的念头。
清人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中,也记载了一位杨姓礼部尚书睦邻友好的故事:历仕明代宣德、正统、景泰三朝的杨翥,宣德年间做修撰时,一邻居筑墙,侵占了杨家的宅基地,愤愤不平的家人便禀告杨公,请他代为出头。杨翥听罢,随即口占一诗:“余地无多莫较量,一条分作两家墙。普天之下皆王土,再过些儿也无妨。”巧引《诗经》名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进行正面说理,顿时令家人口服且心服。
化解院墙纠纷,还有一则影响更为深远的故事。据《桐城县志略》记载: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兼首辅军机大臣张英,其老宅围墙外留有三尺空地,吴姓邻居在建房时,竟倚墙而造,占张家土地为己有;发生争执后,张家人先诉于县府,见县官和稀泥,又差专人送书至京城。张英看罢家书,就在其后附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立即动手拆墙,后退三尺,以方便乡人行路;见对方如此大义,吴姓邻居感动不已,也随之退让三尺。于是,在安徽桐城老城区的西南角,至今仍存有一个千古流芳的“六尺巷”。
以上几首诗作,劝说对象都是家人。在明人邓士龙《国朝典故》中,还载有一则劝诫对方的故事:明代大理寺少卿杨复,为官十分清廉,在南京生活时,家中颇不富裕,夫人就养了两头小猪,每天命家童到玄武湖捞些浮萍水藻饲喂。其邻居——主管司法刑狱的官员吴思庵见此,觉得一个高官家这么做有失体统,就指使下人也去打捞浮萍,再寻机挑衅,好让杨复家童被打后,黄了养猪一事。待被打家童回来哭诉,请杨复惩治对方时,他呵呵一笑道:“我写个东西,你一会送给吴大人,以后肯定不会有事了!”于是就提笔写下四句:“太平门外后湖边,不是君家祖上田。一点浮萍容不得,如何肚里好撑船?”此诗以玩笑口吻,谑而不虐,摆事实讲道理的同时,还暗引“宰相肚里能撑船”以抬高对方。吴思庵看后,非常惭愧,随即登门道歉。(作者系戚墅堰实验中学老师、《演讲与口才》等杂志签约作者)
善邻劝和有好诗
责编: 蒋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