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闻网讯(记者 周芬 镇晓丹)2月12日,在常州医疗器材总厂有限公司正式复工的第三天,企业紧急采购的医用口罩生产设备也成功投入运行,16名工人被调岗至该生产线,开始24小时生产口罩。在这个临时启用的10万级净化车间内,一派紧张忙碌的景象。
常州医疗器材总厂有限公司始建于1988年,专业生产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包括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针)、输液(血)器(针)、疝气补片等十余种系列产品。为了应对防控一线对口罩的迫切需求,公司决定紧急转产,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
“我们本来是做医疗器械的,场地、技术过关,转产需要解决的难点是设备问题。”公司总经理汤奕告诉记者,年初五开始对外采购设备,年初七找到一家,但被告知要60天后才能交货,最后只得退而求其次,辗转从安徽一家企业采购了两套二手设备,“最先订的那套设备是全自动、全新的,但显然我们等不起。现在这个机器虽然是半自动,但不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
两套设备在2月4日运到公司后,汤奕便立刻组织公司内部数名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调试,同步采买口罩生产原料。他说,口罩生产的技术壁垒并不高,主要瓶颈在于原材料供应和医用资质。按照国家的生产规定,医用口罩至少要包含3层无纺布,两层纺粘层和中间的熔喷层。“熔喷布”俗称口罩的“心脏”,具有很好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是生产口罩的重要原料。
“原材料价格已经涨了有七八倍,比如熔喷布,我们买的价格已经要7万元每吨。”汤奕表示,转产仅是为帮助缓解疫情防控口罩供应不足的问题,公司主营业务并未发生变化,口罩生产对公司经营业绩也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汤奕告诉记者,江苏省启动了紧急医用物资防护服、口罩应急生产使用备案程序,公司正在申请取得医用资质,经开区也为公司转产口罩开通了审批绿色通道。随着两条生产线的逐步调试完成,日产能可达5万只一次性使用口罩。
紧急转产缓解“口罩荒”
责编: 庄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