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闻网讯(记者 范玉贤)初秋时节,水稻长穗迎风飘扬,在田间勾勒出一幅青黄相间的斑斓画卷。横山桥镇种田大户朱建良走在朝阳村的田间小路上,看着满目青翠碧绿、生机盎然的水稻,时不我待的感觉油然而生。“500亩水稻抽穗扬花基本结束,进入了灌浆期,丰收在即,预计10月底可以收割‘第一镰’。” 朱建良今年52岁,拥有近30年水稻种植经验,是常州武禾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个人有500亩水稻田。1990年,他从工厂辞职后种起了稻子,第一年53亩地一共赚了6000多元。没几年,朱建良就成了村里的“万元户”。
为何上世纪90年代初种田这么赚钱?朱建良解释道,以前种地要上缴公粮、缴纳农业税,还要靠天吃饭,很多人宁可抛荒,也不愿意种地。村里为了鼓励种粮积极性,补贴每亩地30元,50多亩地的补贴收入相当于在企业干一年。在政策的鼓励下,一大批种粮大户就此诞生。“大户把抛荒、低效、边缘田整合成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最盛时期芙蓉这一片4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46个。”
时移世易,不变的是朱建良对产品品质的追求。“品种好,选用的是江苏省农科院培育的南粳46;‘喂’给水稻的都是有机肥、菜籽饼。”他的稻田里抢先用上了绿色防控新技术——信息素喷发器,每天定时定量喷射超强迷婚剂,干扰水稻病虫交配。同时,全程机械化作业,为水稻种植植入智能化“基因”。“耕、种、收、施肥、喷药、灌溉精准作业都由机器‘代劳’,今年花30万元购买新型的插秧机、拖拉机、收割机,明年酝酿购买植保无人机,飞上蓝天喷洒农药,从而实现‘天上飞’代替‘肩上背’。”
在“种出好品质”的同时,如何“卖出好价钱”?朱建良的“拳头产品”富硒大米约20元/斤,价格是普通大米的5倍。“500多亩水稻中有200亩产富硒大米,营养价值高,有助于防近视、抗氧化,提高人体免疫力。”朱建良说,“别人都是大米加工时加入硒元素,我从源头提高大米含硒量,通过硒肥和叶面肥相结合,产出的是货真价实的富硒大米。”
“走品牌化、产业化之路,水稻种植才能走得更好、跑得更远。”朱建良说,他们将稻米加工成大米,经过二次加工成米粉,让产品附加值更高。“从种植、收割到市场销售都要先人一步,才能在市场站稳。”
“如今,中国农民已告别‘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传统模式,向着信息化、机械化、品牌化发展。”朱建良说,新农民不仅要懂技术,还要会经营、能创新、懂包装。
一串串的水稻长穗随风飘扬,沁人心脾的稻香飘漾在乡野田头。“稻怕寒露一夜霜。最近早晚气温持续走低,需要在田里灌水,维持田面的温度,保护根系,不能让它们‘冻着’。”朱建良说。风吹过稻浪,在田间唱响丰收的颂歌。
风吹稻浪收获时
责编: 万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