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恭喜恭喜!”“看,还是尧法有本事喏!”“老芙蓉开花啦!”最近,81岁的黄尧法成了横山桥芙蓉当地的名人,走到哪里,都有人向他道喜。今年10月,由他整理编写的《谚语集萃》,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1.8万字。
事实上,黄尧法在当地的“知名度”,最先是从健康手册开始的。退休之后的黄尧法不打扑克、不搓麻将,最大的兴趣是看看书报。2004年,他成了芙蓉老年学校的首批学生,在课堂上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老人,大家经常坐在一起探讨健康养生的话题。
2010年,儿子送给黄尧法一幅字——《新长寿歌》,他觉得不错,翻印了数十张,送给了老同事、老朋友。“很多人都把它压在桌子台面的玻璃下,时时对照。”这下激起了他的兴趣,黄尧法开始痴迷于搜集各种健康知识。出门都带着纸和笔,有时候骑车在路上,突然想到什么,就停在路边写;晚上躺床上,他也会突然爬起来写上几句,引来老伴的不少抱怨。
为了搜集更多健康知识,黄尧法订阅了五六种健康类的报纸杂志。看到好的健康知识,就先手写摘录,再请文印店的工作人员输入电脑,打印出来后再行复印。每月一期,保质保量,免费赠送。一来二去,黄尧法的健康手册在芙蓉、新安当地的老人中有了名气,成了众人口中的“健康使者”。
2012年前后,黄尧法又开始关注谚语俗语。“现在的年轻人,会说、能听懂谚语俗语的越来越少,其实谚语俗语都与乡土文化有关。比如‘十月中,梳头吃饭当一工’就归类到气候气象中,表示已经入秋,白天变短黑夜变长。”黄尧法向记者解释,古时候大户人家的女子,如果早上起得晚,加上考究的梳头、吃饭,要花“一工”的人工,意思是告诫大家“日短”了,做事要抓紧时间。
只有小学文化的黄尧法,16岁参加工作,当过生产队队长和乡镇工业公司会计,一辈子在基层摸爬滚打,脑子里积累了不少谚语俗语。芙蓉老年学校的老朋友们,都是他的“草根顾问”。文化宫、小东门附近的旧书摊成了他经常出没的地方。
“运气好的话,在旧书摊能淘到不少谚语俗语大全、江浙沪方言等书籍,很有用。”黄尧法说,“火烧排门——焦店(焦溪)”“老太婆吃鸡蛋——抿黄(鸣凰)”“水没田埂——路沉(潞城)”……许多与本地地名有关的歇后语,都是在旧书摊上找到的。“有些书太贵了,我就拿着本子去书摊抄。一开始摊主对我‘只看不买’有意见,我就递根香烟,攀攀交情,人家看我年纪这么大,也就给个方便了。”
多年来,黄尧法搜集了4000多条谚语俗语,并将其分为社会公德、廉洁奉公、处事待人、人生奋斗、健康养生等28类进行归类编印。2016年7月,他编印的《常用谚语俗语》小册子首发,从“送健康”转而“送文化”。
每月10日,是《常用谚语俗语》的发行日。接下来大概有10天时间,一个戴着鸭舌帽、骑着电瓶车、车篓里放着文件袋的“文化派送员”穿梭在乡间小道。截至2017年9月最后一期发行,15个月时间,黄尧法编印的《常用谚语俗语》累计发放了1万余册,每个月光打印费就要五六百元。有人说他“赔饭贴功夫”,他说:“我有退休工资呢,没事,开心。”
去年开始,黄尧法着手对4000多条谚语俗语进行再编校,尽可能避免错误。黄尧法并不是语言文化方面的专家,但想要传承乡土文化元素的心意与执着,感动着家人。儿子搬来了电脑,在老屋里安装了网络宽带,教父亲上网查资料;儿媳妇买来新电动车,方便公公日常出行;孙子送来了智能手机,让爷爷随时随地都能“百度一下”。
“这一次出书的费用,是儿子们赞助的呢!儿子们说,老父亲80岁还能出书,是家门的光荣。”黄尧法说。
这朵“芙蓉花”的夕阳格外美
责编: 万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