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闻网讯(记者 诸丽琴)2004年,遥观镇司法所原所长周彩芳,开始了她的司法之路。
15年来,周彩芳精耕细作在法治建设的乡村沃土,守着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先后获得全国模范司法所长、江苏省政法委“忠诚卫士”、江苏省“人民调解能手”等荣誉称号。
15年来,周彩芳最熟悉的字,是“公平公开 合理合法”;最熟悉的地方,是调解室。
基层普法,就要“入心入脑”
三句半、小品、快板;法治文化衫、法治灯谜、农民工学法倡仪书、法治文艺汇演……为了点燃群众学法的热情,周彩芳动足了脑筋。她说:“‘入心入脑’,是衡量乡村普法工作的标尺。”
为此,她结合实际提出“强化普法精准性、强化阵地实用性、强化群众评价性”普法思路,着力解决基层普法宣教中的短板问题,切实增强普法的实效性和获得感。
周彩芳始终在思考“群众要什么?我们有什么?群众要的东西我们怎么给?”。先后创新了“农民工一站式普法”“中小学生普法漫画基地”“法润遥观护企行”等多种普法载体;协调指导创建了2个省级法治文化阵地、2个区级法治文化阵地,创建了1家区级企业法治文化阵地;帮助修改和制定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村规民约,并与法治宣传内容揉在一起,被群众称之为“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普法。
每年,周彩芳直接为遥观镇4万多常住人口和8万多外来务工人员赠送法律宣传资料5万余份。“入脑入心”的宣教,为遥观镇营造了人人懂法、个个守法的法治氛围。
调解的是矛盾,理顺的是民心
周彩芳总说:“调解的是矛盾,理顺的是民心。”
遥观是经济发达工业镇,外来务工人员8万多,日常矛盾、纠纷面广量大,遇到纠纷时周彩芳总是主动出击,抓早、抓小、抓苗头,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2013年前后,有些企业经营不善,负责人出逃,职工欠薪等纠纷层出不穷,堵厂、封路、哄抢设备等讨要工资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为此,周彩芳走到工人群体中去,反复召集座谈会,讲清法律法规,反复协调各职能部门,做到一般问题不出镇。
为让矛盾纠纷及时得到解决,2019年,周彩芳带领镇司法所和遥观镇勤新村联合打造“初心茶社”,创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社会治理载体,让它成为老百姓讲真心话、知心话的“茶话室”,邻里矛盾纠纷的“调解所”,村民参与民主决策的“议事厅”。
10多年来,周彩芳总结了“依靠多元机制合力推进,立足法治情感因势利导、切实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调解工作方法;根据矛盾纠纷的发生地点与产生群体的不同,创建“网格化、特色化、智能化”的多元调解机制。“和睦港”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大学生村干部调解室、半岛家园劳资纠纷调解委员会、半岛家园物业管理纠纷调解委员会……努力把调解矛盾的关口前置到教育转化优先上来。
10多年来,周彩芳牵头和直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9.4%,解决了98起信访结案和涉众经济纠纷。
既要管得住,更要矫正好
“法治社会建设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周彩芳的心愿。
近10多年,遥观镇约有刑释解教人员140余名,每年有社区服刑人员40余名,吸毒人员23名。周彩芳深知,关心引导好每一名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是维护地区稳定的重要方面。她坚持管理与关爱同行,密切动态关注他们的生存现状和心理走向,对其中重点人员不定期走访、集中帮扶。
社区服刑人员徐芹(化名),2016年因污染环境被判缓刑,还背了一身债务。当年年底,徐芹患上直肠癌,需立即手术。突如其来的厄运,使原本经济困难的徐芹一夜之间陷入绝境。周彩芳得知情况后,给她带去了营养品和慰问金,又根据有关政策,主动与徐芹户籍所在村委会联系,与镇政府和武进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沟通,为徐芹减免了部分医疗费用,并申请办理了人生意外保险。2017年3月,徐芹将一张大红色的手写感谢信,送到了周彩芳手中。
10多年来,周彩芳实行“对口帮扶”制,先后转化387名社区矫正对象放下思想包袱,为150余名刑释解教人员解决了就业、落实责任田、申请困难救济金等问题,为全镇每名社区矫正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她创设的“严管与心理疏导并行法”“困难互助法”“矫人先正心”等矫正帮教方法,激励许多矫正人员健康回归社会。
15年,她守在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
责编: 万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