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文明实践的主阵地、主场景,与基层治理、百姓生活深度融合。近年来,南夏墅街道大学新村三社区充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活动中心、社区书屋等阵地资源,发挥社会组织力量,共建共融,构建点多面广、互联互通的文明实践生活服务圈。
优化服务 实现志愿服务零距离
小小“网格员”在社区“找茬”
“窗户里拖出线来充电,还是在空调旁边,很不安全……”暑假刚开始,一场“找茬”议事会,开启了大三社区的夏令营。在专职社工张姝的带领下,孩子们在小区里“找茬”。
私自占据停车位、电动车乱停放……每一个看似无伤大雅的不文明现象和安全隐患,都逃不过小小“网格员”们的眼睛。他们拿出纸笔,一一记录下来,反馈给社区。
暑期,大三社区以“善乐凝爱 童‘话’社区”为主题,通过“找茬”议事会、创意美术课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儿童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希望通过儿童的参与,带动家庭的关注和参与,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张姝介绍,作为一名社工,她还定期走访看望辖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近年来,大三社区运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夯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构建了“社区—社工—商户—家庭—志愿者—社会爱心组织”的六合一队伍。“以3名专职社工、10名兼职社工为基础,通过举办各类公益活动,为社区培育志愿者,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社区党委书记钱维介绍。
丰富社区文明实践,浇灌文明之花。目前,大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拥有骨干志愿者136名,还动员理发店、水果铺、粮油店、干洗店等社区商户利用自身特长和优势,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浓浓邻里情 喜乐闹元宵”“端午安康 ‘艾’意满满”“茉莉芬芳 ‘香’约母亲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大三社区志愿服务用“微力量”汇聚成文明实践“大能量”,切实打通了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
端午活动
搭建平台 打造文明实践新路径
7月初,大三社区善乐社工站举办“‘桩’无名 爱无限”心理健康讲座,让参加的老年人拓展了社交圈,减轻了孤独感;大三社区、善乐社工站联合举办的“善乐凝爱 童‘话’社区”夏令营开营,进一步丰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
“我们引进社会组织,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推动社区、居民、自助组织多元主体共建共治。”钱维介绍,目前,社区已与武进心家园、常州心理学会、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获取专业培训和志愿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志愿服务项目培育为核心,通过“社区+社会组织+专项基金+社会资源”多元协同模式,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实效、亲民化的落地项目。
早在去年5月,社区就与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创意学院“牵手”共建。如今,在常武中路与南周巷交叉路口,长约50米的巨型画卷非常惹眼,文明倡导、环境保护等一幅幅精美彩绘作品,让原本单调的社区墙面变为宣传文明新风的“窗口”,这是社区与艺术创意学院共建的生动实践。
同时,大三社区还紧扣“传播新思想”策划项目,依托宣传矩阵,建立了文明实践理论政策宣讲人才库,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出来、演出来、唱出来、评出来……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让宣传宣讲接地气、聚人气、成风气,让新思想走进社区基层、走进居民生活。
今年4月,大三社区原创的“俺们‘大三’人”微漫画正式上线,首批印刷300余册口袋书,还在户外电子屏循环播放视频。“微漫画都是讲的身边故事,通俗易懂,做成口袋书方便携带。”翻看着微漫画,居民杨小英如是说。
为确保共建共融的可持续性,大三社区还与共建单位建立了长效机制,包括制定合作协议、建立评估机制、及时总结经验等。钱维表示:“我们将不断完善合作模式,推动共建共融工作的深入开展,共同推动社区文明建设。”
发挥社会组织力量 共建共融培育文明之花
责编: 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