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天气: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频道 > 武进人民医院 > 正文
武进人民医院:胸腔镜微创心脏瓣膜手术惠及寻常百姓
来源: 作者: 日期:2021-05-27  报料热线:86598222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医疗条件的改善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风湿性心脏病的人群患病率逐年降低,而黏液样变性及老年瓣膜钙化退行性改变所致的心脏瓣膜病却日益增多,并成为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走进心脏瓣膜病

  保护“心门”不受损

  心脏瓣膜作为心脏的“守护神”,在心脏各个心室与心房之间开启、闭合,保证血液能够流畅地单向流动。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心脏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瓣膜狭窄伴有或不伴关闭不全所致的心脏疾病,是心脏外科三大疾病之一。其常见病因包括炎症、黏液样变性、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原因等,其中风湿炎症导致的瓣膜损害称为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

  先天性瓣膜病变最常见于儿童,而后天性的心脏瓣膜病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多见于中青年,感染性的心脏瓣膜病则所有人群都有可能患上,缺血性和退行性瓣膜病多发于老年人。

  临床上大多轻症患者仅需要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就可以纠正心力衰竭,但部分重症患者并发了顽固性心力衰竭,只能通过手术治疗,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

  瓣膜置换手术是对病变心脏瓣膜的移除和人工瓣膜的更换,适用于严重瓣叶及瓣下结构钙化、畸形,瓣膜复合病变的患者,不适合进行瓣膜修复的患者。术后需要终生抗凝治疗,以免发生血栓栓塞性并发症。而瓣膜本身病变较轻者,多采用瓣膜成形手术,即保留患者自己的瓣膜,仅在功能上进行校正、修复,尽可能恢复自身瓣膜的正常功能。因为保留了自身瓣膜,所以术后仅需要抗凝治疗半年,远期生活质量较高。

  胸闷腹痛无小事

  出现症状早医治

  63岁的薛女士于5年前首次出现胸闷心悸的情况,持续时间不定,至外院检查后服用救心丸对症治疗,症状有所好转。前不久,薛女士感觉症状加重,吃药已经难以缓解症状,于是来到武进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寻求进一步诊治,入院后明确诊断为二尖瓣狭窄导致心房颤动及左肾栓塞。

  该院心胸外科副主任王强会诊后,向薛女士及其家属说明了胸腔镜微创心脏瓣膜手术的优势,打消了他们的顾虑,并于1周后为薛女士进行了全麻体外循环下行胸腔镜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薛女士术后5小时拔除气管插管,第二天早上即可饮水、吃饭,恢复迅速。术后11天出院。

  68岁的丁先生近4天来出现阵发性上腹痛并伴有腹胀反酸,间断呕吐,且疼痛进行性加重。于门诊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浓度偏高,胸部CT示两肺有少许炎症,冠脉局部钙化。入院完善检查后,丁先生被诊断为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等。经强心、利尿等调整一周,丁先生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接受胸腔镜下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手术非常顺利,丁先生在术后9天恢复出院。

  胸腔镜下显乾坤

  微创技术送福音

  一直以来,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传统心脏瓣膜手术,通过开胸手术进行心脏瓣膜置换,多采用胸骨正中切口,纵行劈开胸骨,显露心脏再行心脏手术,切口长达25cm左右,患者需要忍受巨大创痛和失血,且对年龄较大的患者来说,术后的康复周期较慢,对呼吸功能的恢复有一定影响,导致并发症的风险也相对增高。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成熟和胸腔镜技术被应用在心脏外科领域,心脏瓣膜置换也开启了“微创模式”。胸腔镜心脏手术是心脏外科领域的一次技术性革命,是微创心脏外科时代的标志,它借助高清电视影像监视器,通过右侧胸壁上的三个小孔,完成心脏瓣膜置换或修复,切口小且不损伤胸骨,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对患者以后的工作生活影响也比较小。

  胸腔镜微创心脏瓣膜手术为患者带来了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减负”,在简单化的背后,对于医生而言,微创手术对心胸外科医生的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更要有娴熟的手术技巧。目前,该院心胸外科常规开展胸腔镜二尖瓣置换、二尖瓣成形、三尖瓣成形及左房粘液瘤摘除、房缺修补等心脏手术。

  (王强)

武进人民医院:胸腔镜微创心脏瓣膜手术惠及寻常百姓

责编: 蒋彩婷

相关新闻:
苏ICP备10099057号-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10007 版权所有 武进区融媒体中心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