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踏着丰收的节奏,我又一次来到了位于常熟支塘镇的蒋巷村。
十年前,当我第一次走进蒋巷村,第一次了解蒋巷村改天换地的变化历程,第一次与村党委书记常德盛一起交流取经并深入田间、农户时,我对这个靠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行政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全体村民住进小洋楼、侍弄小菜园的土洋结合的做法,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十年过去,蒋巷村靠旅游旺家,现在又提出了生态立家、精神传家。蒋巷村更美了,村民更富了,而十年前的小菜园也延续了下来,只是原来的篱笆围栏早已拆除,变成了开放式小菜园。
沿着菜园边的道路走走停停,眼前一片葱绿,生机盈然。菜园地里长满了各色蔬菜,茄子、豇豆、青菜、菠菜、萝卜、香菜、药芹、白菜等等,应有尽有。在菜园地里劳作的妇女告诉我们,蒋巷村的带头人、今年已77岁的常德盛书记,当时也是冒了风险才留下了这片菜园地。有人提出既然搞新农村建设,居住都集中了,就没有必要再留自留地。但老书记认为,新农村建设不能离开农字。虽然大家都住进了每户一幢的小洋楼,但生活成本也提高了。设置小菜园,一是为村民节省生活成本,按需种植,自种自吃;二是吃得放心,无后顾之忧。为此,村里按照每户六厘蔬菜田的标准统一分配,并对小菜园实施标准化基础设施建设,沟渠配套齐全,肥水统一供应。“以前我们的菜园地有围墙围着,基本不让大家看。现在大家都认为我们这样做好,围墙就拆掉了。你看,两户一条小田埂,都是水泥浇的,方便村民采摘,老书记为我们想得很周到呢!”大家言语之间,充满了喜悦和对常德盛老书记的敬佩。
小菜园,尽管每户只有几厘地,却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百姓。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多做既合民意、又可操作的惠民实事,应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
蒋巷的小菜园
责编: 蒋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