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武进中心城区,又是高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战场,北区在新一轮转型发展中如何跑出加速度?贯彻落实区委“五个三年行动计划决胜年”要求和高新区“六大年”部署,全力打造高品质、高颜值、高内涵的新城区。
“一社一品”提升服务能级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潮中,武进国家高新区北区被划入城区范围,行政村拆迁就地建设成为安置小区,四周商圈林立,安置小区在日趋复杂的管理环境中,为转型城市社区积极探索、积累经验。
“我们的做法是着力推进社区基础党建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北区党委书记杨华夏说,实践中,各社区党组织因地制宜,形成了以“一社一品”党建品牌为核心的服务新模式。
龚家社区是典型的农村安置型社区,由于没有物业,居民遇到困难找社区已成为习惯。面对服务对象多、社区干部少的现状,社区整合现有党员资源优势,成立了心连心服务社,重点为居民提供日常维修、丧事办理、医疗保健等10项服务。
与农村安置型社区不同,新城域社区是纯居民社区,外来人员多、流动党员多。社区组建了“红领域”党员服务队,以微信平台为信息集散地,收集社区居民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平台发动党员志愿者伸出援手,及时提供帮扶。以党建为依托,在北区,香溢澜桥社区形成了“4+1”工作法,还有“十里春风”“古方红管家”等。10个社区形成了一个党建矩阵联盟,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能级。
精致管理提升城区颜值
作为武进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北区环境面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文明。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区品质?近年来,北区以项目为支撑,加大城市化改造,通过拆迁安置,加速“退二进三”进程,为武进区、高新区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先后实施了降子路智能停车场建设,公朴路、火炬路等道路改造工程,不断提升城市颜值。
现代城市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北区在网格化管理方面建立起一套独特机制,在21个社区总网格框架下,细分为97个小网格,构建起闭环式管理,激活了基层管理细胞。
在此基础上,构建沟通快捷、处置及时的管理机制。运用资信系统,及时上报问题,建立北区和各社区城管微信工作群,及时解决问题。网格长在群里现场“派单”,不少工作被“秒接”,原本需要层层下达的工作任务或整改要求,最快在1个小时内就能搞定,计时单位从“天”变为“小时”,管出了城市的好环境。
创新服务共享幸福生活
“不出小区门,在家享天伦”,这是不少老人希望的理想生活。在北区,这种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已经成为现实。今年2月,武进国家高新区依托互联网技术,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在北区率先推出了“互联网+居家养老”的服务,真正让养老实现了智慧化。
杨华夏介绍,线上主要依托高新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相当于一个智慧健康服务指挥平台,通过整合辖区养老数据、第三方服务商资源,进行养老大数据分析,并提供24小时呼叫服务。线下则计划在辖区所有10个社区均建立居家养老助残服务站,由平台统一派单,老年人在服务站接受所需服务。
为了让服务更专业、更精准,北区还采用“公建民营”模式,与常州皓月朝阳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作,由公司组建专业团队,对平台数据进行专业分析,为线下服务站提供生活照料服务。
目前,龚家社区、喜盈门社区、东庄社区和新城域社区居家养老助残服务站已经投运。截至7月31日,高新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总呼入量达9177次,总呼出5445 次,开展服务198 人,送时服务达7166 小时,配餐4215份。
武进国家高新区北区:打造高品质、高颜值、高内涵新城区
责编: 万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