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孙旭晖)5 公里长的运河风光带路段,每天要巡视 6 次合计 30 公里,一年就是 10950 公里,33 年共 36 万公里,约等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这看上去似乎是一场壮举,然而对宿迁市泗阳县城区环卫所副所长陈金梅来说,这只是工作中最轻松的一部分。
凌晨 5 点上班,晚上 10 点下班,一年四季,不管严寒酷暑,陈金梅从未放下过手中的扫帚,一干就是 33 年。" 从拿起扫帚的那一天起,我就把城区清洁当事业,发誓一定要做好。" 陈金梅说,这并不是什么大道理,只是因为扫地可以让城市很漂亮,所以她喜欢扫地。
17 岁成为环卫工人,两个月磨坏 4 双鞋
环卫工这个职业,对陈金梅心里意义非凡。1986 年 7 月,17 岁的陈金梅和同村的两个小姐妹一起到泗阳县城游玩。其中一个姐姐边走边吃花生,花生壳扔了一地。" 当时有位老爷爷一直跟在我们后面扫这些花生壳。" 陈金梅对当时的这一幕记忆深刻,这是她第一次和环卫工人近距离接触,那位老环卫工人告诉她:" 我的工作就是扫垃圾,路扫干净了,你们走得才舒服!"
听了这句话,两个月后,陈金梅不顾家人反对,跑到泗阳县城报名,成为当时泗阳县环卫所年龄最小的女工。当时,环卫工人每个月的工资只有 45 块钱,而其中的艰辛,一般人很难体会:无论严寒酷暑,阴晴雨雪,他们必须准时作业,尤其是烈日炎炎的夏季,整天汗流浃背,身上衣服没有一寸是干爽的。
" 当时不少小姐妹都到苏南打工去了,她们也劝我早点去打工,一个月收入是我们这些环卫工人的三四倍以上。" 陈金梅说,在拒绝了几次后,不少人会说她没出息,但陈金梅干了一段时间后,就爱上这份工作了。每天把自己负责的路段清扫干净,让人们舒心地走在上面,挺满足的。
再苦再累,陈金梅从不吭一声。天气炎热,就坐在街台上擦擦汗,喘口气;冬天手冻僵了,哈上几口气暖一暖,接着干,手上磨了一层又一层的死茧。" 她干活不要命,遇到最脏最累的活,所里总交给她,领导最放心。" 泗阳县城管局环卫所长所长王舰说。
5 公里长的运河风光带路段,游客多、居民小区密集、商业广场多,环境脏乱,市民反映最多,局里便把保洁任务交给了陈金梅负责。接手后,她一天巡查 6 次。路段台阶多,车子不能骑,只好步行,短短两个月,她磨坏了 4 双鞋。巡查时,她总是随身带着抹布、洗衣粉和小铲子,看到有垃圾桶脏了,立即擦洗;地上有杂物,立即捡起;发现地上有油污,就趴在地上擦,直到擦干净为止;遇到动物粪便,就用小铲子铲掉埋在树底下。在她的悉心呵护下,运河风光带干净整洁,成为城区环卫的 " 模范路段 "。
老公给她办住院,她却偷跑去和同行交流心得
2002 年,陈金梅被推选为清扫二队队长,成为 119 名环卫工人的头。2011 年,队员又增加到 300 多人,平均年龄 62 岁,凭着对工作的负责、对工人的付出,她带领这支 300 多人的队伍,出色地完成了上千次的卫生保障任务。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说起陈金梅在工作上的表现,无论是其他环卫工人还是她的单位领导,都评价她 " 近乎完美 ",但是在说到家庭时,过去这 33 年里,陈金梅也有很多遗憾。
不仅公公的 80 岁生日,陈金梅没能赶上,就连女儿发烧住院,甚至参加高考,作为母亲的陈金梅也都缺席了。
好在,女儿和丈夫都给予了她最大的支持。" 为了支持妻子工作,老顾经常来帮她和其他工人扫地。" 王舰口中的 " 老顾 " 是陈金梅的丈夫顾宗亚,由于工作任务比较重,陈金梅经常要忙到晚上 10 点左右才能睡觉,凌晨两三点就从床上爬起来,忙完家务后就带着早餐跑到路上去了。
因为心疼妻子,顾宗亚也经常跑到路上去,有时帮陈金梅扫扫地,有时给其他环卫工人送点早餐。" 没办法,她爱这份工作,而我爱她。" 顾宗亚说,结婚 27 年,他大部分时间都十分理解陈金梅,只有一件事,让他抱怨过。
2013 年,陈金梅发了一场高烧,连续扛了三天,直到卫生保障工作顺利完成,陈金梅才被顾宗亚硬拽到医院去检查。" 当时医生就建议转院,到苏州去查。" 陈金梅说,由于长期劳累和生活不规律,她患上了白细胞过低血液病。
当时,陈金梅的丈夫和侄儿带着她赶到了苏州去看病。" 路上她说从来没到过苏州,有机会要好好看看,我还以为她转性了,终于肯放下工作放松放松,哪知道是我理解错了。" 顾宗亚说,当时,他在医院忙前忙后,给陈金梅办理了住院手续,一回头,却发现本该乖乖住院的陈金梅不见了!
最后,陈金梅找到了,顾宗亚哭笑不得:趁着丈夫帮她办理手续的功夫,陈金梅却跑到了医院门口,拉着当地一位环卫工人聊了起来。
" 我看苏州这路段保洁做得很好,就想问问他们有什么先进经验,实在是职业病。" 陈金梅说起这段往事也有些不好意思,当时,她的侄儿还 " 吐槽 " 她:" 压根不是来看病的,这是来调研工作啊。"
带着大家的寄语参加十九大
如今,陈金梅比以前更忙了。作为 30 年坚持在一线的优秀环卫工人代表,2017 年,陈金梅被推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刚得知这个消息时,陈金梅当然是开心的,不过看着身边的同事们比自己还骄傲,自发地宣传自己的故事,陈金梅感觉到了焦虑。" 开始怯场了,心态转变了,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成为了大家的代表。" 陈金梅说,刚开始,她以为 " 十九大代表 " 意味着一份荣誉,也意味着自己可以到人民大会堂去见见世面了,可是当她看到其他同事为自己骄傲时,才明白,自己将要 " 替环卫工人这个群体去开会 "。
责任心一向很强的陈金梅因此怯场,害怕自己表现得不好," 丢了环卫工人兄弟姐妹的脸 "。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陈金梅想了个主意:" 既然我怕自己说得不好,干脆把大家都带去!"
于是,她制作了一件特殊的环卫制服:她在县里所有的环卫党员中征集祝福十九大的寄语,每名党员都把寄语亲手签在布料上,最后在环卫服上拼成一幅党徽图案,饱含了他们对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激动和喜悦之情,表达了 " 一心听党话、永远跟党走 " 的决心。
这份精心制作的礼物,起到了极好的反响。不过,陈金梅并没有在北京多待,就连夜赶回了泗阳。" 第二天就是环卫工人节,我赶回来跟大家一起过节,而且我也等不及要把十九大精神和兄弟姐妹们分享了。" 陈金梅说,她当时也没想到,自己这一讲,就讲了两年。
一开始,是作为环卫工人们的代表,和所有同事们分享。但是随着党员座谈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会、党代表工作站访谈、乡镇走访等活动越来越多,逐渐的,泗阳县乃至宿迁市的各家机关单位、学校、企业和社会团体,都向陈金梅发来邀请,希望她能给大家讲一讲十九大精神。
对于这些邀约,工作繁忙的陈金梅却来者不拒。" 坦白说,有一些企业和团体的确表示过要给一些费用,但我一分钱都不会收的。" 陈金梅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我是十九大代表,去北京本来就是代表所有党员去学习的,哪有代表别人去学习,回来还收费的道理。"
33 年,这位环卫工走出了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责编: zhuangen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