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得“水”独厚的泰州兴化市乌巾荡公园迎来一波又一波游客。三十里碧波长荡,绿浪翻滚、水天一色的诗画长卷次第铺展,构成水乡兴化全新的生态景观——“1号水路”。泰州兴化,这一全国闻名的传统农业大县,悄然嬗变为里下河地区具有独特魅力的诗意栖居大公园、水韵江苏新样板。
凸显生态底色,绿色水乡如诗如画
总投资1.73亿元、全长16公里的泰州兴化“1号水路”串联起千垛菜花、李中水上森林等“新昭阳十二景”,开通短短4个月就成为网络爆款。泰州兴化市文体广旅局副局长景所兰告诉记者,这要归功于兴化独特的“水”“绿”生态特色叠加,增添别样风情。
泰州兴化水域面积627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26.2%。河湖不仅流淌着乡愁,更是建设里下河经济示范区的重要生态支 撑。留住水乡生态底色,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百万民众的期盼。因此,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成为兴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头戏、厚植生态优势的“必答题”。
水体污染虽表现在“水里”,根子却出在“岸上”。作为生猪、畜禽的生产和调出大市,如何化解规模养殖与保护生态之间的矛盾?兴东镇旭升鸡场给出了答案:这里存栏4万只蛋鸡,所有鸡粪通过输送带集中处理,整个鸡场几乎闻不到一丝臭味。目前,泰州兴化市农业种养全面迭代,建成15家“美丽牧场”、200家“生态牧场”,关闭禁养传统畜禽养殖场所812个。同时,全面推行稻鸭、稻虾等生态立体种养模式,全市生态立体种养面积达3.2万亩。
经济生态融合,“垛田故事”越写越精彩
提及泰州兴化的经济发展,“中国不锈钢制品名镇”戴南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一年来,戴南转型升级动作频频。全镇353家企业的687台中频炉全部关闭,天津金桥焊材集团公司年产50万吨焊材智能化工厂落户,兴达钢帘线海外建成的第一座工厂在泰国启动首条生产作业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戴南的转型表明,打通由“绿”变“金”的通道,生态是底色,发展是根本,产业选择是关键。
走进兴化经济开发区,犹如走进一座大公园。依托传统农副产品资源优势,这座园林式、环保型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已建成火锅料食品、米面制品、巧克力制品、脱水蔬菜、冷冻方便食品等为代表的产业链。商务部前不久公布2019年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名单,兴化脱水蔬菜成为苏中苏北唯一一家新认定的基地。
生态经济化,让兴化的“垛田故事”越写越精彩。继挺进上海、入驻京东打造农业IP之后,8月8日,“兴化大米”南京首家直营店正式开业。作为兴化重点打造的区域品牌,该市成立兴化大米运营中心,今年从规范绿色种植模式入手,保证大米品质,初步定价每公斤20元。借力互联网+思维,兴化大闸蟹、青虾、香葱、面粉等从养在深闺无人识,到“飞”向全国各地。
产业深度融合,“锅底洼”变身“聚宝盆”
记者在兴化调研时获知,经农业农村部组织评审,“泰州·兴化古朴唐庄农民丰收节”活动正式纳入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70地庆丰收全媒体直播活动”。去年9月,“江苏泰州·兴化碧水东罗农民丰收节”活动也被列入102个全国首届丰收节系列活动之一。
唐庄、东罗,是处于里下河地区“锅底洼”的传统农业大市兴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美丽缩影。
兴化深度挖掘生态价值、生态潜力、生态优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垛田为代表,种风景、卖风景、富农民,同时,更以“生态+”深挖功能农业富矿,推动生态与农业、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让常青树变摇钱树、锅底洼变聚宝盆,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富民效益最大化。
兴化市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着力让资金、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回归农村,吸引青年农民回乡。以东罗为例,兴化市政府、东罗村村集体与南京万科三方携手共同组建万兴公司,在全国首创“工商资本+地方政府+村集体”模式,打造新时代新农村新样本。万科邀请台湾知名农业推广团队,推出“八十八仓”特色农产品创意品牌。金秋的东罗,丛丛芦苇摇曳生姿,小桥流水恬静祥和。村子变美了,人气更旺了,当地回乡青年已过半数。
瞄准省里提出的“六个一体化”“省内全域一体化”,兴化正紧扣“高水平”目标和“全面性”要求,扎扎实实攻难关、补短板、强弱项、增优势。“兴化要深挖功能农业富矿,构建‘接二连三’农业全产业链,争创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系统打造经济、自然、社会、政治‘四大生态’,为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交出高分‘答卷’。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诗画水乡兴化,让全面小康有颜值有品质
责编: zhuangen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