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天气: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管理 > 治国理政进行时 > 正文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南京江宁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乡村振兴
来源: 作者: 日期:2019-08-31  报料热线:86598222

  龙虎网讯(记者 刘彩霞 通讯员 李秋雯 袁鑫 鞠俊美)“江宁,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从东西南三面环抱南京主城,素有‘三山一水六平原’之称,区域总面积15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亩……”慷慨激昂的专题片《践行“两山”理论,谱写乡村振兴江宁篇章》拉开了国际研讨会的序幕。8月29日至30日,首届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与乡村生态振兴国际研讨会在南京江宁美丽乡村云水涧文化展示中心举行,与会嘉宾阵容豪华,齐聚了国内国际的多位专家。他们围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与乡村生态振兴”这一主题展开演讲和深入讨论,内容精彩纷呈。

  近年来,南京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导,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乡村发展战略,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江宁区通过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把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不断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彻底改变农村面貌。溪田农业园成为首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香草小镇、互联网小镇、茶文化小镇等被打造成新产业新业态集聚发展平台,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21家、实现年销售额780亿元。

环保记者下基层 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是关键

  本次研讨会中,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与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签订《关于加强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战略合作协议》,与南京江宁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溪田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江宁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方面,定期送环保记者下乡村进行培训,并在主要路口树立生态文明的标识牌,提升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带动农民共同建设美好的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的发展除了依赖天然的自然环境诸如云南、贵州等地保留原有地形地貌发展绿色生态的类型,还包括了一二线城市周边发展的社会化农业,这些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社会化农业的“新农人”,由于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本地的消费者无法享受到当地的绿色蔬菜,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生态农业宣传,与消费者建立长期的信赖。分享收获农场创始人、国际CSA联盟联合主席石嫣告诉记者,目前她的农场采用了一种参与式的消费者体验模式,已经积累了一千多位固定会员。

  南京市江宁区积极学习践行“两山”理论,通过实施全域设计、全新业态,形成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和适度利用有机统一、产业发展和富民强村全面推进、乡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融合、基层建设和依法治理同步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因地制宜激发生态红利 资源变资本

  江宁区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江河湖泉相得益彰,坐拥东部青龙黄龙、西部牛首云台两大天然绿肺,绿水青山好生态成为这里最亮丽的底色。“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江宁的独特优势”,江宁区委副书记、区长严应骏说道。江宁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精心布局“西部丘陵田园、中部水乡田园、东部人文田园、南部山地田园”,在自然禀赋和旅游资源的一步步转化中,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也持续积累了“生态红利”。先后创建了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等国家风景区达11个,建成黄龙岘、佘村等中国最美乡村20个、省高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33个。此外,注重加快推进街道工业的升级转型,坚持“逐绿而行、依绿而居”的迁徙规律,构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创新驱动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因村而异”的建设路径。其中黄龙岘村依靠深厚的茶文化和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逐步打造成融品茶休憩、茶道、茶艺、特色茶制品等为一体的特色茶村,还入选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金陵水乡·钱家渡依靠发达的水系和传统的生态农业,打造成以水乡田园为特色的美丽乡村“升级版”。而“溪田田园综合体”摇身一变成为集田园观光、农事体验、茶果游乐等九大功能片区的田园综合体。

  这些依靠良好生态资源发展起来的特色农业和田园风光,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产业的发展,严守生态红线,堵源截污治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资源向“产业资本”的转变,实现了“美丽资源”向“美丽实力”的华丽转身。

塑造全境品牌 生态绿色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江宁区全方位打响生态绿色全域品牌,形成江宁生态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江宁区坚持把良好的生态作为加速转型的“绿色引擎”,精心塑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区域品牌。以“横溪西瓜”、“湖熟板鸭”等农产品品牌为支撑,推出“善田江宁”的区域性地标品牌,这一系列的强农富农、监管促进农安的举措,彰显了江宁这片土地农业人精耕农品的情怀。

  作为省市率先建设美丽乡村的区域,江宁区积极推进“三清一改”整治措施,全面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做好“三大行动”(农村厕所行动、农村污水处理行动、“两次四分法”垃圾分类行动)、“四小小事”(乡间小路、景观小品、小型塘池和小微菜园),提升村容村貌。黄龙岘、石塘人家、大塘金、周村等10个村成为国家级美丽乡村典范,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走进美丽村庄”记者行活动走进南京江宁,“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一村一韵”的美丽乡村图景正在形成。

  文化品牌的打造提升了乡村经济软实力。江宁区坚持一手抓传统文化提优扶强,一手抓新兴文化孵化培育,形成了以“江宁之春”为核心的群众文化品牌。秣陵街道24小时开放式图书馆践行“书香江宁”的内涵,以“欢聚艺堂”为核心的群众文化品牌传播特色的生态文化,塑造了具有地方特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区域形象和品牌特色。

  农业农村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美是无可替代的环境财富,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江宁区农业农村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江宁区在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坚守生态红线,在乡村振兴中,坚持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农村的污水处理设施,保护好农村的山清水秀。未来,江宁区将继续完善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走出一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和谐共赢的生态发展之路。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南京江宁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乡村振兴

责编: zhuangenhui

苏ICP备10099057号-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10007 版权所有 武进区融媒体中心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