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淮安,一道道亮丽的风景随处可见:里运河畔悠扬的萨克斯曲,大剧院内高雅的芭蕾舞,街头巷尾静心阅读的独特画面,市民广场热情如火的群众文艺活动……文化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标签,融入到奋进的血脉中,展现于崛起的细节里。
近年来,淮安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举文化大旗,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担当,探索出一条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淮安路径,奏响了新时代文化强市的壮丽乐章。
繁荣创作 讲好淮安故事
7月6日,一场庄重的拜师仪式在淮安市文化馆举行,范小青、吴为山等18位名师与淮安市18位入选学徒结对。这是淮安率先启动的“名师带徒”行动,通过名师大家的点拨教化、影响熏染和薪火相传,让“文艺淮军”迅速成长,努力开辟淮安文艺创作新境界。
近年来,淮安市深入推进“文化菁英培养工程”,艺术创作持续繁荣,文化名家辈出,精品力作涌现。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为代表的一批戏剧家荣获了中国戏剧表演终身成就奖、白玉兰奖、梅花奖等一系列国家级奖项。京剧《如姬》、淮海戏《秋月》荣获江苏文华大奖。淮剧《留守村长留守鹅》作为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开幕演出剧目。散文集《虫虫》《一座消失的村庄》等一批文学作品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等奖项。
昨晚,来淮参加“见证·淮河生态经济带引领城市——全国经济传媒总编淮安行”大型融媒体活动的总编、记者参观里运河文化长廊。书画领域,首获书法“兰亭奖”理论奖和江苏文华美术奖,19个项目获国家和省艺术基金资助,实现历史性突破。
文化创作的繁荣,推动精彩的“淮安时刻”不断在各地上演。淮安市与中国出版集团签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联合举办“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全球华语大赛”,覆盖全国以及25个国家和地区;赴欧洲、大洋洲等地开展以“母爱”等为主题的多个文化品牌活动;淮扬菜烹制技艺、淮海戏、金湖秧歌、云锦制造技艺等赴日本、韩国、瑞典和香港、澳门展示。
文化的触角延伸到产业上,写下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浓墨重彩的一笔。近年来,淮安市积极利用运河之都、淮扬菜之乡、西游记诞生地等系列文化名片,大力实施文旅融合战略,高水平打造以运河文旅开发为核心的淮州集团、以西游主题乐园为重点的西游集团、以淮扬美食文化为龙头的淮扬菜集团等一批“国字号”平台。创建文化产业发展智库,组建淮安文创港,设立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创成“江苏民营文化企业30强”1家、省级重点文化科技企业8家。
创新传承 尽显文化之美
一轮明月寄相思,一条运河通古今。9月13日,2019年央视中秋晚会在淮安大运河文化公园精彩上演。通过晚会,淮安这座大运河沿线重要节点城市的独特魅力展现在世界面前,绿柳成荫、流光溢彩的大运河淮安段备受瞩目。
近年来,淮安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为遵循,贯彻落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精神,抢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机遇,做好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挖掘运河文化底蕴,彰显运河时代价值,发挥运河资源优势,让大运河淮安段“活”起来、“动”起来、“靓”起来。
淮安市按照“城水相依、组团相间、生态相连、文脉相融”的理念,精心布局大运河、里运河两岸滨水景观带,着力加强运河水生态修复,打造现实版“清明上河图”;构建严格的运河遗产保护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淮安市级文物保护条例,建成大运河重要遗产点段监测平台和遗产档案数据库,实施全时段、全区域的监控保护。
同时,紧扣运河文化这个“根”和“魂”,组建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连续举办两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大运河沿线40余城市逾150个省级以上非遗项目、6000余种非遗精品汇聚淮安、集中亮相。举办“清口枢纽 科技之光”大运河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等高端论坛,创新开展“淮安·中国大运河文化周”系列活动,大力实施运河文化精品创作工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运河故事、留住运河记忆。实施大运河文化资源布展解读工程,建成中国漕运博物馆、中国淮扬菜博物馆、清江浦记忆馆等运河文化博物馆群。在城市形象识别系统中融入运河元素,将大运河开放包容的特质凝练成“包容天下、崛起江淮”的新时代淮安精神,大力弘扬践行。
惠民塑魂 凝聚发展共识
炎炎夏日,淮安市文化馆“文艺轻骑兵”顶烈日冒酷暑,围绕“倡导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主题,组织创作了一批生动鲜活的歌舞、小品、快板等优秀文艺作品,深入七个县区进行惠民演出,为居民们送上美妙绝伦的文化盛宴。“现在啊,这样的演出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平日里,还有电影、戏曲、讲座、音乐会、艺术展,文化娱乐的形式可多啦!”清江浦区府前街道京南社区居民王桂兰说。
幸福,需要文化来诠释。针对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淮安市持续加强基层文化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百姓。淮安市累计建成市级、县(区)级各类文化场馆26个,提档升级乡镇街道文化站128个,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建成率达99.63%,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优化。着力打造周恩来读书节、大运河水上戏曲非遗项目展演等文化品牌,使之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影响。周恩来读书节已举办九届,成为江苏省三大全民阅读品牌之一。淮安大剧院、淮安市文化新三馆分别与保利集团、北图文化发展公司签约,通过引进高端文化资源,创新文化设施运营模式,高质量开展公益讲座、培训、演出,不断厚植城市文化底蕴。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淮安市创新打造“三化三百”工程、乡村振兴讲习所、李银江金牌党课等一批理论学习品牌,探索建设新思想通俗理论作品创排中心,推出一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理论作品,助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感。
为了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淮安市以打造“德润淮安”品牌为统领,组织开展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造浓学习周恩来精神、践行初心和使命、建好周总理家乡氛围;完善先进典型常态化选树机制,“江苏好人”“中国好人”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涌现出皇甫辉勇、唐真亚等一批全国全省先进典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凝聚向上向善共识,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大局。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奏响新时代文化强音,探索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淮安路径”
责编: zhuangenhui